肿瘤切除,是战胜病魔的第一步;而修复创面,是重拾生活的关键一跃。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根治性切除术后常遗留大面积组织缺损,不仅影响外观,更威胁生理功能与生活质量。游离皮瓣移植术,作为显微外科领域的 “核心技术”,正通过 “拆东补西” 的精妙技艺,为肿瘤患者完成这场关乎尊严与希望的 “生命拼图”。
近年来,我院普外一科创面修复团队不仅在复杂创面修复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更是在显微外科领域凸显了强大实力,已经完成了多台高难度的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帮助肿瘤患者修复了创面,让肿瘤患者告别 “残缺人生”。
真实案例:
显微技艺点亮生命之光
当59岁的朱女士(化名)被确诊为巨大臀部鳞状细胞癌时,手术切除肿瘤虽然是唯一根治希望,但术后遗留的巨大创面却让她陷入了更深的恐惧——肿瘤大小达14×10cm,且肿瘤紧邻肛门,术前检查显示肿瘤已侵犯臀大肌,切除后形成的缺损不仅深达臀大肌、坐骨结节,还面临着术后排便污染伤口造成感染的风险。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我院普外一科创面修复团队运用游离皮瓣移植术,成功为患者完成了一场 “从绝望到新生” 的生命修复。
图片会引起不适,请谨慎点击
手术过程中,设计足够的范围,精准切除肿瘤组织,确保在安全切缘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灶;切除肿瘤后创面缺损范围达到了18×14cm,在患者右侧大腿前外侧设计并切取一块23cm×12cm的游离皮瓣,包含皮肤、皮下脂肪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在高倍显微镜下,医生以 “穿针引线” 般的精细操作,将直径不足1.8mm的血管与臀部创面附近的血管进行吻合,重建皮瓣血运。
这场持续6小时的手术,不仅考验医生的技术精度,更需要对血管吻合的每一个细节精准无误。术后,医护团队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24小时实时追踪皮瓣血运,并采用 “悬浮床+体位管理” 方案避免皮瓣受压。72小时后,皮瓣顺利度过血管危象期,红润的色泽与正常皮温宣告手术的初步成功。
类似的成功不断上演,口腔癌患者通过游离皮瓣修复,重获享受美食的自由;乳腺癌复发患者通过游离皮瓣再造出自然乳房,重拾穿低领礼服的自信;下肢肉瘤患者经游离皮瓣修复后,避免了截肢所致肢体的残缺;四肢肌腱或骨外露的创面,避免了截肢或肌腱缺损,极大保留了患者的肢体功能……游离皮瓣移植术,让患者恢复正常形态与活动能力,为患者打开拥抱生活的新窗口。
技术解码:
从 “创面覆盖”
到 “功能重生”
游离皮瓣移植术,是指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如腹部、手臂、大腿)切取包含皮肤、脂肪、血管等组织的皮瓣,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其血管与创面周边血管精准吻合,为缺损区域重建血运。与传统植皮不同,游离皮瓣 “自带血供”,不仅能高效覆盖创面,更可修复肌肉、骨骼等深层组织,实现形态与功能的双重重建。
图片会引起不适,请谨慎点击
游离皮瓣移植术究竟能解决哪些难题?在肿瘤治疗中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
口腔肿瘤:口腔癌切除后导致的面颊、舌体、咽喉部缺损,通过前臂、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可恢复吞咽、发音功能;
皮肤恶性肿瘤:皮肤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遗留的巨大缺损,可根据缺损形态定制修复方案,兼顾治疗与美观需求;
四肢肿瘤: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切除后遗留的骨外露、肌腱缺损,借助游离皮瓣,重建肢体支撑与活动能力。
肿瘤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巨大皮肤软组织缺损:针对妇科肿瘤、直肠肿瘤术后伤口感染导致的会阴部创面缺损,头颈部肿瘤切除术后的感染性窦道,可在感染控制后使用游离皮瓣修复缺损,为后续系统治疗争取时间。
权威护航:
普外一科
创面修复团队的 “匠心坚守”
作为省内首批开展游离皮瓣移植术的综合性医院,我院普外一科创面修复团队已累计完成超50例游离皮瓣创面修复手术,以极高的成功率,为患者排忧解难。依托三大核心优势,为患者提供全流程保障:
多学科协作:肿瘤科、口腔科、整形外科、康复科联合制定 “切除-修复-康复” 一体化方案;
精准化技术:运用术前CTA联合超声血管定位辅助皮瓣设计,实现 “毫米级” 血管吻合;
个性化关怀:针对不同肿瘤类型、患者需求及功能保留,定制最适配的皮瓣供区与修复方案。
肿瘤治疗不仅是与病魔的较量,更是对生命质量的捍卫。如果您或家人正面临肿瘤术后修复难题,欢迎咨询我院普外一科创面修复团队,让游离皮瓣移植术为您拼合完整人生!
来源:普外一科
初审:王媛
审核:陈燕
审发:庄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