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是第22个“世界狼疮日”。近日,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负责人肖文豪收到了一封来自赖女士的感谢信。
5年前,赖女士在我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过风湿免疫科团队的规律治疗,赖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而在半年前的一次高强度工作后,赖女士觉得喘不过气,躺下会觉得胸口闷得慌,还伴有四肢关节疼痛,脸颊两侧红彤彤的,宛如红苹果一般。赖女士随即前往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果不其然,狼疮复发了。
细心缜密的肖文豪还发现了一丝疑点,赖女士的脸颊发红与狼疮典型的蝶形红斑有所不同——红斑没有“踏过”鼻梁,这更像“二尖瓣面容”!
“主动脉瓣右冠瓣脱垂伴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心包少量积液,左右心房增大。”心脏彩超显示,赖女士不仅存在狼疮性心包炎,还合并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双重打击下,她的心脏岌岌可危,需要尽快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糖皮质激素虽然是治疗SLE的有力武器,但是也会加重赖女士的心脏负担。经过多学科的会诊,医生决定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采取分子靶向疗法控制病人的狼疮性心包炎,同时安排换瓣手术。
手术过后,赖女士的胸闷、气促得到了改善,在生物制剂靶向治疗下,SLE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科普时间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与遗传、环境及激素异常相关,典型症状包括蝶形红斑、关节肿痛、发热及脏器损害(如肾脏、神经系统、浆膜腔)。传统治疗依赖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近年来,生物制剂(如贝利尤单抗、泰它西普)为SLE治疗带来突破。其优点包括:
①精准靶向免疫异常通路(如抑制B细胞活化),减少全身免疫抑制;
②降低疾病活动度,减少复发风险;
③减轻激素依赖,保护器官功能;
④部分患者耐受性优于传统药物,长期安全性更优。
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患者需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减停药。随着医学进步,SLE已从“不治之症”转为可控慢性病。坚持治疗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医患共同努力,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多数患者可实现长期缓解,拥抱正常生活!
科室介绍
我院风湿免疫科已成立20余年,为广东省较早成立的一批风湿病专科,其医护团队成熟、业务能力精良,对风湿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炎性肌病、IgG4相关性疾病、成人Still病)等疑难病例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
医生介绍
肖文豪
科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脊柱关节病、炎性肌病、痛风性关节炎、血管炎、IgG4相关性疾病、成人Still病等多种风湿性疾病常规诊疗及靶向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风湿免疫门诊,门诊部(健康管理中心)
崔侨娜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血管炎、痛风、骨关节炎、间质性肺炎等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风湿免疫门诊,门诊部(健康管理中心);周一上午,风湿免疫门诊(共和);周四上午,内科门诊(宝岗)
喻佩
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风湿科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肌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血管炎等)和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风湿免疫门诊,门诊部(健康管理中心);周五上午,风湿免疫门诊(共和)
李政桐
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风湿免疫门诊,门诊部(健康管理中心);周三上午,痛风门诊(共和)
来源:风湿免疫科
初审:王媛
审核:陈燕
审发:庄文斌
就医服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