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三科运动医学团队成立以来,在罗学辉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始终秉持着“技术创新永不止步”的理念,不断深耕运动医学领域,向着更高难度的技术发起挑战。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团队一次次突破技术壁垒,用精湛医术为患者带来希望。近期,团队凭借先进的“球囊”支架技术,成功为一名65岁的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患者解除病痛。
65岁的易阿姨,近十年持续悉心照料因脑梗卧床的老母亲。为了给母亲翻身、擦拭、喂饭,她的右肩日复一日承受着超负荷压力,起初只是隐隐酸痛,她总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直到半年前疼痛突然加剧,夜里被疼醒成了常态,甚至连端起一杯水都需要咬牙坚持。在女儿的再三劝说下,易阿姨才来到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经MRI检查确诊为右肩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冈上肌、冈下肌完全断裂,肌腱回缩严重,肩峰骨质增生导致间隙近乎闭合,属于运动医学领域公认的疑难病症。
罗学辉认真给患者查体
面对复杂病情,由罗学辉领衔的专家团队协同我院骨科中心迅速开展多轮研讨。针对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损伤,目前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肩关节置换和补片修复。易阿姨得知后,顾虑重重:“我还想继续照顾老伴和母亲,不想经历太大的手术,能不能尽量保留自己的关节?”罗学辉充分理解患者诉求,他凭借长期追踪国际前沿技术的敏锐嗅觉,结合团队经验,提出了“关节镜下球囊支架植入”的微创方案(目前在广东开展的医院寥寥无几)。这种形似“救生圈”的球囊支架,通过微创切口植入后充气支撑,既能减轻疼痛,又能最大限度保留关节功能,相比传统术式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最终获得了易阿姨和家属的信任。
从X片可见易阿姨肩峰骨质增生,肩峰下间隙变窄;MRI清晰显示冈上肌、冈下肌全层撕裂,肌腱回缩;关节镜下,巨大的撕裂“裂口”与回缩至肩盂处的肩袖,都在诉说着病情的棘手。但运动医学团队没有丝毫退缩,凭借精湛的技术,顺利完成“球囊”植入。
术后第二天,易阿姨佩戴支具,脸上便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开心地表示,术前那种钻心的疼痛已消失不见,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复查X片显示,肱骨头较前下移,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关节镜下可观察撕裂的“裂口”较大,肩袖回缩致肩盂处。
关节镜下观察“球囊”植入。
术后第二天易阿姨佩戴支具,已经没有术前的疼痛感,晚上终于能安心睡觉了,她表示非常开心。
术前X片,肱骨头上移、撞击明显(左图)术后X片,肱骨头恢复正常位置(右图)。
科普时间
Q1:什么是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损伤?
简单来说,就像我们衣服袖子的“缝合线”(肩袖肌腱)大面积破损,而且破得太厉害、缩得太严重,用普通办法根本缝不起来。比如衣服袖子破了个大洞,布料还皱成一团缩到了衣服领口,哪怕勉强缝上也会特别紧绷,很容易再次裂开。医学上,如果肩膀的2条以上“缝合线”都断了,裂口超过5厘米,或者断裂时间太久、肌肉都变成“肥肉”了,这就属于不可修复的巨大损伤。
Q2:球囊支架长啥样子?
它有点像个小小的“救生圈”!平时是瘪瘪的,能通过微创小口子放进肩膀里。医生把它送到破损的肩袖位置后,轻轻一打气,它就会鼓起来,稳稳托住断裂的肌肉,就像给受伤的肩膀撑起一把保护伞,帮助肌肉慢慢恢复稳定。
球囊植入装置
Q3:哪一类患者适合使用“球囊”支架?
如果拍片发现肩膀骨头往上跑了,骨头和上面的“屋檐”(肩峰)之间的空隙特别窄,还不到半厘米,而且确诊是严重到缝不了的肩袖损伤,那就适合用这个“救生圈”支架来帮忙。它能让肩膀不那么疼,还能慢慢恢复一些活动能力。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三科运动医学团队不断探索创新的生动写照。在罗学辉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团队始终以攻克运动医学疑难杂症为目标,保持着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进取心态。面对每一位患者,他们从不拘泥于现状,而是不断突破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积极引入国际前沿技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病人解决问题”的医者初心与使命担当。
未来,运动医学团队将继续在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在医院的全力支持下,推动医院运动医学领域的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海内外的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前沿的骨科诊疗服务。
专家介绍
林强
常务副院长、骨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股骨头坏死,髋、膝或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严重的骨与关节损伤诊治;膝关节、足踝部位创伤及陈旧性或先天性畸形诊治;骨质疏松性骨折;退变性脊柱疾病的诊治。
董群伟
副院长、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
擅长:关节置换术、四肢各类复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各类脊柱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罗学辉
骨三科负责人、主任医师
擅长:肩、肘、腕、髋、膝及踝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骨科微创技术、膝关节疾病阶梯治疗及快速康复领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关节镜的操作技术及髋膝关节置换及翻修等技术。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年,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厅级及市级课题。
王华
骨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副教授
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主任
擅长:肩袖、膝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骨关节病的阶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及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保守和手术治疗。熟练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髋部骨折、肩部骨折、腕部骨折疾病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三十余年,主持省级课题两项,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庾广文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骨科专业,曾在韩国首尔、光州进修关节镜技术。擅长运动医学和关节外科方向,利用关节镜对肩、膝、踝、腕、肘、髋关节病的微创诊断与治疗,掌握超声引导下精准关节注射治疗。参与省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发表SCI及EI论文5篇,核心论文3篇,软件著作权1项。
杜绍龙
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科专业。现担任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中医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是广东省基层老中医团队成员。对肩、膝关节损伤,膝骨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运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运动损伤以及运动损伤后的整体运动功能的康复。
洪羽彤
住院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硕士阶段师从国内著名关节外科专家白希壮教授。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FAU)临床医学博士,师从国际著名关节外科专家Prof. Raimund Forst。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进修半年。
擅长:膝/髋/肩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运动损伤、软骨损伤等关节疾病的诊疗;掌握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髌骨半脱位、肩袖缝合等运动医学手术;关节置换术:个性化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术。
来源:骨三科
初审:王媛
审核:陈燕
审发:庄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