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惜,女,汉族,1983年4月出生,疼痛科门诊主管护师。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8年,“用心倾听,用爱陪伴”服务护理每位患者是她所秉持的理念,让护理更有温度。
用心倾听,用心感受
一个繁忙的上午,疼痛诊室来了一位大概60岁左右的男患者,他面色苍白、虚弱,消瘦、充满痛苦的表情、紧张的坐立不安。此时的他,身上披着大浴巾,他的汗滴如豆。陪诊的是他太太,她就像照顾小孩子般,手上拿着大大小小几条毛巾,不停忙着帮他擦汗,生怕擦慢一步,擦漏一粒汗珠。患者自述怕热又怕冷,怕吹空调,全身疼痛。感受:这时小肖姑娘内心触动,感受到患者家人对他的用心,还感受到他们因病情而焦虑的气氛。她想这个岁数相对年轻的病人(因为在疼痛门诊,我们很多患者是比较高龄的),他病情是怎么样引起的呢,他经历了什么让他如此痛苦?她带着多一份好奇,心想怎么才能更好对他护理治疗,给予他的帮助,让他早日康复,步回正常的生活轨迹。评价:通过这件事情,小肖姑娘觉得关注病人的情绪和心理陪伴很重要,尤其疼痛科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疼痛,会有焦虑、不安,抑郁的情绪。应给予他们安慰和心理疏导。分析:对于患者的目前情况,小肖姑娘开始用人、环境、事件、感受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探索,了解到患者在一个月前在南方医院住院,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患者自诉他大学同学,一周内离世了两个,他接受了不了这事件。他慢慢开始出现厌吃,不想吃饭不想见人,致使他四个多月瘦了四十多斤。他觉得全身疼痛,住院和心理治疗改善不大,百般无助下家人带他来疼痛科就诊。了解到该患者发生应激事件而导致目前疼痛状态后,她明白了该患者疼痛产生的起因。于是,小肖姑娘在给予他做三氧治疗时候,多倾听他的诉说,多鼓励他,共情的同时给予情绪上的疏导。结论和行动计划: 小肖姑娘用叙事护理的技巧和他沟通,患者从第一天见面时候,是焦虑和恐惧的,懒语的。通过她的慢慢引导,耐心倾听,第二天继续治疗时他和我们有了言语对话,第三天可以和我们谈起了家常。他从焦虑不安到积极来我们科室做三氧大自血治疗 。最后,他疼痛缓解,他身体逐渐康复,他终于打胜了属于他生命心理的战役。经历过这件事情之后,小肖姑娘有了深刻的体会:一是要多点耐心,要有爱心、用心陪伴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可以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良好的就医体验,患者有信心持续进行治疗,最终可以令患者脱离疼痛,早日康复。
视患如亲友,生命影响着生命
一天上午在疼痛科诊室门外,见到一个焦急的身影,小肖姑娘马上接待了患者,接过治疗单,核对患者的信息,患者是一位91岁的高龄的爷爷,他患有带状疱疹的遗症。他左腰部疼痛像火一般的灼烧着,饱受着疼痛的折磨。小肖姑娘视他如亲人一般,安慰着他,耐心给他做护理治疗。他对治疗方法从好奇尝试的态度到坚定地说:"我愿意听医生和护士的话,配合治疗。在他坚持配合治疗的努力下,疼痛一天天减轻了,最后疾病痊愈。诊室充满了欢笑声,他对其他患者高兴的说:我打败了带状疱疹病魔,又得到一个孙女,确实是很欣慰和开心的!他是我们的榜样,他用他的努力,书写着对生活积极和乐观态度,他习惯每天早上坚持慢饱跑半小时,91岁看起来像60多岁一样精神饱满,这是一种健康力量的体现。爷爷每天对她微信问候,言语间激励、温暖了她,使她更加努力工作,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希望和力量。
在疼痛门诊的每一天上演着很多温情和暖心的故事,小肖姑娘不仅是护士,更是倾听者、陪伴者,愿我们的优质护理可以增加每一位患者战胜病魔勇气,给他们带来一丝光明和温暖,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这句话正是门诊护理人的真实写照。在门诊C区就医高峰时段, 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脸上写满了愁容,咳嗽一段时间,想看中西医结合科金主任,挂不了号,找不到就诊的地方。这时小肖姑娘热心迎上去说:“奶奶您别急,我来帮您解决。”小肖姑娘帮老奶奶从挂号到到陪同奶奶就诊,耐心细致地为她提供帮助。老人感动不已,连连向她道谢。有些老年患者会说“一进医院就晕头转向”,小肖姑娘会暖心地告知她们中医科诊室在那里,抽血在那里,清晰地为她们指引,缓解她们着急的心。指引和帮助老年人自助机挂号和教会她们怎么使用手机挂号和自助机挂号和缴费、竭力做好患者“指明灯,”指引患者快速就医减少等待,尽快就诊”,患者们都夸小肖这位姑娘真暖心,在广药就医体验感真好。
小肖姑娘总是用语言和行动为患者带来温暖,用“真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位患者,做一位暖心的门诊护理人。